@KTzone » 日常 - 世情熱話 » 全球100萬人死於新冠,這是全人類的至暗時刻


2020-10-3 04:24 liangjkds1
全球100萬人死於新冠,這是全人類的至暗時刻

短短幾個月,

在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全球100萬人,

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attach]761118[/attach]
然而,讓人心痛的數字並未定格,

世界衛生組織9月18日警告,

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

每週仍有約5萬人為此喪命。

擁擠的重症監護室,

無處安放的遺體,

佈滿墳墓的荒地……

在全球的許多角落,

因失去親人而痛苦的人們,

上一份悲傷還來不及緩解,

就要迎接下一場[url=https://www.tw9g.com/goods/pro105.html]日本騰素[/url]生離死別。

這場漫長的告別,

到底還要持續多久?

[attach]761119[/attach]
【“未來將有更多死亡病例”】

心痛!

這場災難來勢洶洶,

全世界無一倖免。

一路走高的新冠病例數,

不斷提醒著人們萬不可掉以輕心。

“每半小時,

就要將遺體下葬一次。”

3月,在義大利貝加莫,

一位負責公墓的議員說。

因病逝人數多、死亡程式等原因,

他們不得不關閉公墓,

只能暫時徵用教堂存放遺體。

[attach]761120[/attach]
9月10日,美國《時代》週刊公佈了最新一期的封面,黑色背景上密密麻麻地連續記錄了美國從2月29日到9月8日的每日死亡病例數。圖片截自美國《時代》週刊官網。

如今,新冠病毒已在美國,

奪走20萬人的生命。

《時代》週刊19年以來,

第一次採用黑框封面,

以黑底白字的形式,

將20萬亡靈悲涼呈現,

並冠以“美國式失敗”,

直戳社會痛點。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第三多的印度,

9月以來,

已有近3萬人因新冠死亡,

在過去一周,

平均每天的死亡人數,

都在1000人以上。


當地時間7月23日,秘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url=https://www.tw9g.com/goods/pro182.html]飛鷹延時噴劑[/url]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屬排隊給醫用氧氣瓶充電。

自報告首例新冠死亡病例以來,

截至8月底,

秘魯平均每小時有至少7人,

因感染病毒離世。

這個南美大陸的神秘國度,

成了全球人均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

墨西哥超1300名醫務工作者殉職,

是全球範圍內,

抗疫醫務人員死亡最多的國家。
[attach]761121[/attach]
英國倫敦一核酸檢測人員隔著車窗收取受檢者的受檢生物樣本。中新社發 高天胤 攝

英國首相詹森表示,

新冠疫情是世界面臨的,

最大的一次危機。

如今,疫情反彈,

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

未來將會有更多死亡病例。


當地時間4月2日,塞爾維亞諾維薩德,醫務人員在伏伊伏丁那臨床中心的重症監護室照顧新冠肺炎患者。

全球10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

是一個令人沮喪的“里程碑”。

沒有人知道,

病毒狂奔的腳步,

會在何時停止。


8月4日,在巴西瑪瑙斯的一個墓地,親屬緬懷新冠逝者。

【“他們曾是我們中的一份子”】

傷痛!

家庭破碎、夢想止步,

新冠疫情就像一把刀,

它給人們帶來的刻骨回憶,

將永遠無法抹去。

印度夫婦拉吉基肖爾和蘇查娜的兒子,

在確診新冠僅一天后,

就在醫院去世。

失去兒子的父母撕心裂肺地哭喊,

難以置信地捶打著牆面,

始終無法接受。

在兒子離世幾小時後,

他們選擇結束生命,去陪伴愛子。

當地時間8月31日,在美國底特律的貝爾島公園[url=https://www.tw9g.com/goods/nsort49-1.html]壯陽藥[/url]一隊車輛駛過新冠逝者的照片。

美國女子珍妮絲的未婚夫,

沒能戰勝新冠病毒,

於5月去世,

他們本來計畫今年結婚。

曾經最親密的人,

如今只能睹物思人。

她溫柔地望著他的照片,

“看到他的笑容真是太好了,

這是他當初吸引我的地方。”

在疫情中失去老伴的英國老人大衛,

發起了一項活動——

在窗戶上貼上“黃色愛心”的標誌,

他希望借此讓所有人認識到,

疫情給普通家庭,

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當地時間4月8日,法國巴黎附近的巴尼奧萊市一家醫院內,新冠肺炎患者正在接受心電圖檢查。

報紙上或電視上的死亡數位,

顯得那麼蒼白,

很多人無法體會到這些數字背後,

那種徹骨的悲痛。

“他們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份子。”

《紐約時報》這樣寫道。




【“與每一個生命同在”】

哀痛!

新冠病毒化身為“死神的使者”,

帶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各個國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

紀念這些逝去的人們。

4月20日,在義大利都靈的墓地,身穿防護服的殯儀館工作人員搬運棺材準備下葬。

義大利將3月18日,

定為新冠遇難者紀念日。

每年的這一天,

民眾的集體記憶將被喚醒。

貼滿新冠逝者照片的秘魯教堂,

空氣中彌漫著肅穆悲涼的氣氛,

隨著教堂悼念的鐘聲,

蔓延到整個利馬城。



9月7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拉賓廣場上,擺放著象徵新冠逝者的1000把椅子。

以色列特拉維夫拉賓廣場上,

1000張空蕩蕩的椅子,

代表著1000個在疫情中消逝的生命。

7月1日,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被新冠逝者的姓名點亮。雕像上亮起各種語言的“與每一個生命同在”。

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標基督像,

被新冠逝者的名字點亮,

各種語言的“與每一個生命同在”,

輪番展示,以志悼念。


烏拉圭一家獲獎建築公司9月2日設計了為紀念新冠疫情病逝者而立的紀念碑。

烏拉圭將樹起一座世界疫情紀念碑,

寓意反思、自省,

繼而團結一致。

【“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思痛!

新冠疫情不分種族、地域、國家,

在與這場罕見大流行病搏鬥的過程中,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未來一段時期,

人類仍將與病毒共存。

“最後,疫情將以嘶啞結束,

而不是‘嘭’地一下。”

昆士蘭大學病毒學家克斯蒂•肖特說。



當地時間8月11日,俄羅斯莫斯科,Binnopharm公司新冠疫苗生產實驗室。

不過,幸運的是,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似乎已能看到勝利的“火種”。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9月21日宣佈,

全球已有近200種新冠疫苗,

處於臨床或臨床前試驗階段。

有部份已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

被證明有效。


當地時間6月29日,英國萊斯特市中心,行人走過一幅為感謝疫情中做出貢獻的工作人員而作的壁畫。

黑夜終將破曉,

願逝者安息,生者當奮,

人類攜手與共,

走出“至暗時刻”

[[i] 本帖最後由 liangjkds1 於 2020-10-3 04:26 編輯 [/i]]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