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9 23:57
宅~有何不可
亞述遺址被收復近3年後仍遍佈野草 曾被IS夷平
原標題:通訊:破碎的守護神“拉馬蘇”——探訪被“伊斯蘭國”摧毀的伊拉克尼姆魯德遺址
新華社記者張淼
昔日被奉?亞述文明守護神的“拉馬蘇”,卻沒能抵擋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炸藥和推土機。“極端分子摧毀尼姆魯德遺址,這是歷史上最?骯髒的罪行之一。”伊拉克尼尼微省尼姆魯德遺址管理處負責人薩阿迪·阿裡面對眼前近乎被摧毀的遺址,滿是嘆息與悲傷。
尼姆魯德位於摩蘇爾東南32公裡處,是亞述帝國主要都城的遺址。1845年,英國人對尼姆魯德遺址展開勘察和挖掘,發現瞭公元前9至7世紀的亞述宮殿遺址。重達10噸的“拉馬蘇”大理石雕像和大批亞述文物被運到大英博物館後,立即在歐洲引起轟動。
上世紀70年代,伊拉克在尼姆魯德遺址上重建瞭亞述納西拔宮。宮殿得到修復,宮殿內陳列瞭大量出土的精美浮雕,人們得以近距離感受近3000年前興起於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及其文明。
古代亞述人把“拉馬蘇”奉若守護神,認?這些帶翼的人首公牛或獅子雕像能戰勝邪惡,守護城市和宮殿,保護善良的百姓。2015年3月,“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開著推土機夷平瞭尼姆魯德遺址,搗毀瞭宮殿門口的“拉馬蘇”雕像,將宮殿內浮雕珍寶炸得粉碎,而且推平瞭遺址內17米高的塔廟遺蹟。
“我當時更擔心的是宮殿遺址內存放的數百件無價的亞述文物。他們引爆瞭炸藥桶,將宮殿炸成瓦礫。” 薩阿迪回憶道。
對比2013年拍攝的遺址全景照片,當年重建的亞述納西拔宮被武裝分子全部摧毀,目前隻剩下宮殿大門的斷壁殘垣,曾經用作博物館的宮殿其他部分已蕩然無存。
雖然伊拉克政府已從“伊斯蘭國”手中收復尼姆魯德遺址近3年,遺址內依然遍佈枯黃的野草與荊棘,宮殿門口是斷壁殘垣,守衛的“拉馬蘇”雕像已蕩然無存,隻剩幾處刻有楔行文字和浮雕的殘破石板。
宮殿門口一處5米高的帶翼神像浮雕,幾乎是唯一倖免於這場浩劫的亞述藝術珍品。神像彎曲的鬍鬚、翅膀上的羽毛紋路、腕帶上的花紋仍栩栩如生。薩阿迪說,這是手持松果的“帶翼天使”,象徵保護與富庶。
尼姆魯德遺址遭遇滅頂之災後,薩阿迪曾參與評估報告的撰寫。“報告裏明確指出,尼姆魯德90%的遺址被摧毀。”薩阿迪說。
從1949年起,英國和伊拉克在尼姆魯德遺址展開長達十多年的聯合勘察。上世紀80年代末期,陷入戰亂和衝突的伊拉克政府再也沒能對遺址展開有效發掘和保護。薩阿迪說,尼姆魯德遺址目前發掘的面積隻佔整個遺址的30%。
2016年11月,伊拉克軍隊收復瞭尼姆魯德遺址及周邊地區,但遺址的重建和保護工作並沒有迅速改觀,重建工作面臨巨大挑戰和壓力。
宮殿、神廟已成往事,如今在尼姆魯德遺址外,不遠處是塞萊米耶安置營地,成片的白色帳篷裏,數以千計的民?仍然無傢可歸……經歷浩劫後已支離破碎的守護神“拉馬蘇”,不知是否正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