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1 15:58
宅~有何不可
英學者:世行行長不能再由美國“指定”
原標題:英學者:世行行長不能再由美國“指定”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道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2月7日發表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發展戰略與金融研究團隊負責人傑西·格裡菲思的文章稱,應該消除美國對世界銀行的束縛,?動任人唯賢的、透明的程序來選擇下一任行長,這樣才能應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挑戰。
[b] 美歐“瓜分”行不通[/b]
作?國際體系中權力最大和最重要的職位之一,世界銀行行長的提名期已經開?。許多評論人士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提名人選將會穩操勝券。但歷史和當前地緣政治環境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文章稱,基於二戰後美國與歐洲各國政府達成的一項非正式協議,美國挑選瞭之前所有12任世行行長,而作?交換條件,歐洲人負責挑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負責人。不過,分析認?這種瓜分國際金融體系最高職位的過時做法可能即將結束。
首先,國際組織領導人的遴選過程普遍越來越註重任人唯賢。例如,所有人都以?,2016年會“輪到”東歐集團挑選下一任聯合國祕書長。但經過幾輪公開投票,聯大選出瞭西歐和其他國傢集團提名的前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文章稱,川普政府曾在類似情況下碰過壁。去年,該政府提名領導國際移民組織的候選人肯·艾薩克斯在第二輪投票中被淘汰出局。自1951年以來,該機構首次選出瞭非美國籍、資質好得多的葡萄牙人安東尼奧·維托裏諾。
[b] 美提名人選遭質疑[/b]
文章稱,近年來,世行行長一職本身也越來越具有爭議。最近一任行長金墉在2012年?角逐這個職位而接受面試時,人們普遍認?他的表現不如其他兩位候選人——那兩位都是前財政部長和國際舞臺上的重量級人物。但在奧巴馬政府的堅決支持下,金墉才設法得到瞭該行執行董事會的認可。
文章認?,這次可能有所不同的第二個原因是川普政府提名瞭一個特別不合適的候選人:戴維·馬爾帕斯。作?貝爾斯登公司破產時的首席經濟學傢,馬爾帕斯沒有預見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來臨。此後,他通過政治任命進入瞭美國財政部。他沒有在發展中國傢工作的豐富經驗,而且曾公開懷疑多邊主義的好處——而多邊主義恰恰是世行存在的理由。
第三,發展中國傢和歐洲國傢政府有可能結成同盟,支持任人唯賢的遴選過程。文章稱,政府間組織二十四國集團中的發展中國傢將像上次一樣,推舉挑戰美國的優秀候選人。目前已經在?幾位重量級人物造聲勢,所以問題在於其他發達國傢(尤其是在董事會代表比例過大的歐洲國傢)是否仍然會支持美國。
文章認?,歐洲政府是時候走上正確道路瞭。他們應該宣佈,他們將不再堅持挑選IMF總裁(這也是向必然發生的事情低頭),支持世行行長職位的最佳候選人。他們應該牢記2005年的經歷。當時,他們默許瞭美國政府任命不稱職的保羅·沃爾福威茨擔任世行行長的願望,然後花瞭兩年時間試圖除掉他,最終在2007年獲得成功。
[b] 強調“發展中國傢經驗”[/b]
優秀候選人是什麼樣?文章稱,董事會的遴選標準包括一些要點。被提名人在管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公共組織方面應該具有公認的領導才能和經驗。他們應該支持多邊主義,?世行提出明確的戰略構想,並且展現強有力的外交、溝通和管理技巧。
文章認?,在該董事會的標準中,明顯遺漏的一點是對發展問題的深刻理解。鑑於世界銀行隻在發展中國傢開展業務,這個缺失的類別應該而且將會在此次的遴選過程中佔據重要位置。馬爾帕斯缺乏國際發展方面的經驗,與得到二十四國集團支持的重量級候選人相比,他會顯得非常不夠格。
文章認?,世界銀行已經到瞭緊要關頭。現在是時候?動任人唯賢的、透明的程序來選擇下一任行長瞭。幸運的是,董事會上次採取瞭幾項重大舉措,尤其是對幾位候選人進行面試。然而,過程並不透明。這一次,面試應該公開進行,或者應該要求候選人在各種公共論壇上?自己的記錄辯護。而且,就像聯合國祕書長的遴選過程一樣,執行董事的最終投票結果應該公開記錄在案。
文章稱,下一任世行行長將面臨艱鉅的工作。鑑於全球挑戰日益增多,該機構將不得不進行重建以適應新的時代,隻有真正任人唯賢的透明流程才能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