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1 15:58
宅~有何不可
擬撤印度“零關稅”待遇 美國葫蘆裏賣什麼藥?
印度在多面下註,而川普政府也傾向於對印度形成壓力,時刻對其敲打。
自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實行鍼對部分發展中國傢的普遍優惠待遇制度(GSP)以來,印度一直是該制度最大的受益國。可最近,美國在考慮撤銷對印度的“零關稅”待遇。
據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未來兩週,就印度能否繼續享受所謂“普遍優惠關稅”做出評估報告。隨後,川普政府可能做出終止印度出口美國全部產品零關稅優惠的“最嚴厲處罰”。
?所周知,以單邊主義重塑雙邊與多邊貿易安排,是川普政府實現“美國優先”的一貫手段。
在美印經貿關係上,川普自上臺以來,早已多次指責印度對進口產品的高關稅。去年11月,川普政府還取消瞭印度出口美國的至少50種產品的免稅優惠。
事實上,迫於美國的持續壓力,印度在去年2月將從美國進口哈雷摩托的關稅已壓到瞭50%。但川普對此並不滿意,他在今年年初的最新評論是:我隻是談瞭幾分鐘,印度就把100%的關稅降到瞭50%,但現在還是50%比2.4%(美方徵收印度進口摩托車的關稅),這不公平。
與華盛頓傳達出的雙重信號相應的是,白宮也在希冀著達成兩個目標:一是對印度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二是施壓印度降低關稅,進一步打開印度市場。
從數據上看,印度是美國第9大貿易夥伴,按照2017年的統計,美國在兩國貨物貿易中的逆差隻有229億美元,僅?當年美國全球貿易逆差總額(約5660億美元)的4%。如此小規模的逆差,還能引起川普政府的高度關註,首當其衝的原因可能與美印貿易關係的增長率與結構分佈存在關聯。
一方面,2017年時印度在貨物與服務貿易上對美國的出口額,與2007年水平相比分別增加瞭101%和183%。如此快速的成長,不得不令美方產生未雨綢繆的憂慮。
另一方面,在貨物貿易逆差有限的同時,美國在與印度的服務貿易互動中也同樣處於逆差狀態。2017年,美國對印度的服務貿易逆差達到44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瞭15.2%。通訊、電腦、信息、研發及旅遊行業,成?印度在服務貿易中的優勢領域,這無疑對當今美國的核心競爭力帶來瞭挑戰。
除瞭美印經貿關係近年來的結構性變化之外,川普政府也的確需要在對印政策上,尋求更多足以施壓的工具。
過去一年多以來,川普政府高調推進所謂“印太”構想,促成瞭美印外長與防長的“2+2”高級別會晤,似乎在“印太”的大框架下,極大地提升瞭美印兩國的安全戰略合作。饒是如此,但印度仍按計劃從俄羅斯購買瞭S400防空導彈系統,在伊核問題上也並沒有徹底同美國亦步亦趨。
換言之,印度在維護自身與地區安全的維度上,雖然希望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卻又不願也不會完全登上川普的戰車。面對印度的多面下註,川普政府自然也就傾向於對印度形成壓力,時刻敲打新德裡的朋友們。
當然,也正是因?其中的各取所需與若即若離,美國在貿易上對印度的可能發難,大概率不會導致美印目前的地緣戰略與安全層面的互動破局,隻是會再次驗證,鷹與象之間的關係是微妙與相互借力的。
□刁大明(中國人民大學國傢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